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chloro-2-{[(4-cyano-3-nitrobenzyl)amino]carbonyl}phenoxy)acetic acid | 1333470-0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chloro-2-{[(4-cyano-3-nitrobenzyl)amino]carbonyl}phenoxy)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5-Chloro-2-[(4-Cyano-3-Nitrobenzyl)carbamoyl]phenoxy}acetic Acid;2-[5-chloro-2-[(4-cyano-3-nitrophenyl)methylcarbamoyl]phenoxy]acetic acid
(5-chloro-2-{[(4-cyano-3-nitrobenzyl)amino]carbonyl}phenoxy)acetic acid化学式
CAS
1333470-03-3
化学式
C17H12ClN3O6
mdl
——
分子量
389.752
InChiKey
VTRDVRBVJGKWE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14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人醛糖还原酶活性位点附近的静电场:2. 氢键引起的新抑制剂和并发症
    摘要:
    振动斯塔克效应光谱用于测量人醛糖还原酶 ( h ALR2)活性位点疏水区的静电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腈抑制剂,并在 1.3 Å 分辨率下确定了其复合物的 X 射线结构,以及辅因子 NADP +和野生型h ALR2。发现腈位于 T113 附近,与氢键相互作用一致。当抑制剂与野生型h结合时,在室温下在腈区观察到两个振动吸收峰ALR2,表明腈探针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微环境,通过与不存在与腈的氢键的 T113A 突变体相比,可以凭经验将这些微环境分为氢键和非氢键种群。基于该结构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沿腈探针投射的蛋白质电场中的双峰分布。将这两个峰解释为探针腈基团和附近氨基酸侧链之间的氢键形成 - 解离过程用于解释对两个红外波段的观察,并使用模拟来研究这种构象的分子细节改变。
    DOI:
    10.1021/bi20093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static Fields near the Active Site of Human Aldose Reductase: 2. New Inhibitors and Complications Caused by Hydrogen Bonds
    作者:Lin Xu、Aina E. Cohen、Steven G. Boxer
    DOI:10.1021/bi200930f
    日期:2011.10.4
    the nitrile prob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two peaks as a hydrogen bond formation–dissociation process between the probe nitrile group and a nearby amino acid side chain is used to explain the observation of two IR bands, and the simula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details of this conformational change. Hydrogen bonding complicates the simplest analysis of vibrational frequency shifts
    振动斯塔克效应光谱用于测量人醛糖还原酶 ( h ALR2)活性位点疏水区的静电场。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腈抑制剂,并在 1.3 Å 分辨率下确定了其复合物的 X 射线结构,以及辅因子 NADP +和野生型h ALR2。发现腈位于 T113 附近,与氢键相互作用一致。当抑制剂与野生型h结合时,在室温下在腈区观察到两个振动吸收峰ALR2,表明腈探针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微环境,通过与不存在与腈的氢键的 T113A 突变体相比,可以凭经验将这些微环境分为氢键和非氢键种群。基于该结构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沿腈探针投射的蛋白质电场中的双峰分布。将这两个峰解释为探针腈基团和附近氨基酸侧链之间的氢键形成 - 解离过程用于解释对两个红外波段的观察,并使用模拟来研究这种构象的分子细节改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