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氨基-4-(苯氨基)苄腈 | 68765-52-6

中文名称
3-氨基-4-(苯氨基)苄腈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mino-4-(phenylamino)benzonitrile
英文别名
3-amino-4-anilino-benzonitrile;2-Amino-4-cyan-diphenylamin;3-amino-4-anilinobenzonitrile
3-氨基-4-(苯氨基)苄腈化学式
CAS
68765-52-6
化学式
C13H11N3
mdl
MFCD02376089
分子量
209.25
InChiKey
IQOJDSWWUHQSE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4 °C
  • 沸点:
    408.6±35.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1.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6909090

SDS

SDS:cbca2d52d0017869033027ec870bc950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氨基-4-(苯氨基)苄腈 在 sodium metabisulfite 、 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6.5h, 生成 2-(5-(4-carbamimidoylphenyl)thiophen-2-yl)-1-phenyl-1H-benzo[d]imidazole-5-carboximid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特异性识别 DNA 小沟中 G⋅C 碱基对的小序列敏感化合物。
    摘要:
    一系列新型小尺寸二脒与噻吩和修饰的 N-烷基苯并咪唑 σ 孔模块代表与单个 G·C 碱基对 (bp) DNA 序列的特异性结合。N-烷基或芳香环的变化对DNA小沟的微观结构敏感。合成了十三种新化合物来测试它们的结合亲和力和选择性。合成目标二脒所需的二氰基苯并咪唑是通过不同醛与不同3-氨基-4-(烷基-或苯基-氨基)苯甲腈的缩合/环化反应制备的。最终的二脒使用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锂(LiN[Si(CH 3 ) 3 ] 2 )或Pinner方法合成。通过生物传感器-SPR、荧光光谱、DNA热熔解、ESI-MS光谱、圆二色性和分子动力学等多种生物物理方法研究,与相似序列AAATTT和AAAGCTTT相比,新合成的化合物对AAAGTTT表现出很强的结合力和选择性。荧光光谱测定的结合亲和力结果与生物传感器-SPR获得的结果一致。这些小尺寸单 G·C bp 高度特异性结合物扩展了未来生物应用的化合物数据库。
    DOI:
    10.1002/chem.201904396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氟-3-硝基苯甲腈 在 tin(II) chloride dihdy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3-氨基-4-(苯氨基)苄腈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特异性识别 DNA 小沟中 G⋅C 碱基对的小序列敏感化合物。
    摘要:
    一系列新型小尺寸二脒与噻吩和修饰的 N-烷基苯并咪唑 σ 孔模块代表与单个 G·C 碱基对 (bp) DNA 序列的特异性结合。N-烷基或芳香环的变化对DNA小沟的微观结构敏感。合成了十三种新化合物来测试它们的结合亲和力和选择性。合成目标二脒所需的二氰基苯并咪唑是通过不同醛与不同3-氨基-4-(烷基-或苯基-氨基)苯甲腈的缩合/环化反应制备的。最终的二脒使用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锂(LiN[Si(CH 3 ) 3 ] 2 )或Pinner方法合成。通过生物传感器-SPR、荧光光谱、DNA热熔解、ESI-MS光谱、圆二色性和分子动力学等多种生物物理方法研究,与相似序列AAATTT和AAAGCTTT相比,新合成的化合物对AAAGTTT表现出很强的结合力和选择性。荧光光谱测定的结合亲和力结果与生物传感器-SPR获得的结果一致。这些小尺寸单 G·C bp 高度特异性结合物扩展了未来生物应用的化合物数据库。
    DOI:
    10.1002/chem.2019043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申请人: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公开号:US20160218303A1
    公开(公告)日:2016-07-28
    A family of phosphorescent emitter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ene ligand L A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is disclosed. These compounds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OLEDs when incorporated therein.
    揭示了一类含有从以下组中选择的卡宾配体L的磷光发射物化合物家族。这些化合物在其中加入后提高了OLED的性能。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申请人: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公开号:US10418569B2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A family of phosphorescent emitter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ene ligand LA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is disclosed. These compounds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OLEDs when incorporated therein.
    含碳烯配体 LA 的磷光发射体化合物系列,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所组成的组中的碳烯配体 LA 的磷光发光体化合物家族。这些化合物加入有机发光二极管后可提高其性能。
  • Borsche; Stackmann; Makaroff-Semljanski, Chemische Berichte, 1916, vol. 49, p. 2230
    作者:Borsche、Stackmann、Makaroff-Semljanski
    DOI:——
    日期:——
  • SCHELZ D., HELV. CHIM. ACTA, 1978, 61, NO 7, 2452-2462
    作者:SCHELZ D.
    DOI:——
    日期:——
  • Glucocortioid mimetics, methods of making them,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申请人:Mugge Andreas Ingo
    公开号:US20070060633A1
    公开(公告)日:2007-03-15
    Compounds of Formula (IA) and (IB) wherein R 1 , R 2 , R 3 , A, B, C, D, and E are as defined herein, or a tautomer, prodrug, solvate, or salt thereof;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h compounds, and methods of modulating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treating disease-states or conditions mediated by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function or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ory, allergic, or proliferative processes in a patient using these compound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