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4a,5-diphenyl-3,4-dihydro-2H-pyrrolo[2,3-b]pyrazin-6-one | 1268702-3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4a,5-diphenyl-3,4-dihydro-2H-pyrrolo[2,3-b]pyrazin-6-one
英文别名
——
1-methyl-4a,5-diphenyl-3,4-dihydro-2H-pyrrolo[2,3-b]pyrazin-6-one化学式
CAS
1268702-30-2
化学式
C19H19N3O
mdl
——
分子量
305.379
InChiKey
BYSKQXSAZBRVL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35.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ethyl-4a,5-diphenyl-3,4-dihydro-2H-pyrrolo[2,3-b]pyrazin-6-one异氰酸苯酯 反应 2.0h, 以12 mg的产率得到1-methyl-6-oxo-N,4a,5-triphenyl-2,3-dihydropyrrolo[2,3-b]pyrazine-4-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5-甲基-2,3-二氢吡嗪的潜在烯胺官能团。
    摘要:
    从理论和经验上研究了甲基取代的二氢吡嗪(DHP)衍生物互变异构化为潜在的烯胺形式。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的两种类型的氢转移模型中,5,6-二甲基-2,3-二氢吡嗪(1)和5-甲基-6-苯基-2,3-的简单分子内氢转移机理二氢吡嗪(3)需要较高的活化能来实现互变异构,而水辅助分子间氢转移机理产生的活化能较小(约160 kJ / mol)。在50%(v / v)D(2)O /二甲基亚砜-d(6)溶液中进行3的氘交换反应的检查显示了5甲基基团的温度依赖性和逐步氘交换。化合物3与异氰酸苯酯在乙腈中反应,得到5-甲基的单加合物(7),和环状加合物(8)。这些结果表明了5-甲基-2,3-二氢吡嗪(亚胺形式)与潜在的烯胺互变异构体的互变异构现象,并表明在生理条件下,DHP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烯胺。
    DOI:
    10.1248/cpb.58.922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氰酸苯酯5-Phenyl-1-methyl-6-methylene-1,2,3,6-tetrahydropyrazine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61%的产率得到1-methyl-4a,5-diphenyl-3,4-dihydro-2H-pyrrolo[2,3-b]pyrazin-6-one
    参考文献:
    名称:
    5-甲基-2,3-二氢吡嗪的潜在烯胺官能团。
    摘要:
    从理论和经验上研究了甲基取代的二氢吡嗪(DHP)衍生物互变异构化为潜在的烯胺形式。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的两种类型的氢转移模型中,5,6-二甲基-2,3-二氢吡嗪(1)和5-甲基-6-苯基-2,3-的简单分子内氢转移机理二氢吡嗪(3)需要较高的活化能来实现互变异构,而水辅助分子间氢转移机理产生的活化能较小(约160 kJ / mol)。在50%(v / v)D(2)O /二甲基亚砜-d(6)溶液中进行3的氘交换反应的检查显示了5甲基基团的温度依赖性和逐步氘交换。化合物3与异氰酸苯酯在乙腈中反应,得到5-甲基的单加合物(7),和环状加合物(8)。这些结果表明了5-甲基-2,3-二氢吡嗪(亚胺形式)与潜在的烯胺互变异构体的互变异构现象,并表明在生理条件下,DHP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烯胺。
    DOI:
    10.1248/cpb.58.9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atent Enamine Functionality of 5-Methyl-2,3-dihydropyrazines
    作者:Shigeru Ito、Tomoya Hirano、Akiko Sugimoto、Hiroyuki Kagechika、Shinji Takechi、Tadatoshi Yamaguchi
    DOI:10.1248/cpb.58.922
    日期:——
    Tautomerization of methyl-substituted dihydropyrazine (DHP) derivatives to their latent enamine form was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Among two types of hydrogen transfer model simulated by mea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a simple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shift mechanism for 5,6-dimethyl-2,3-dihydropyrazine (1) and 5-methyl-6-phenyl-2,3-dihydropyrazine (3) required high
    从理论和经验上研究了甲基取代的二氢吡嗪(DHP)衍生物互变异构化为潜在的烯胺形式。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的两种类型的氢转移模型中,5,6-二甲基-2,3-二氢吡嗪(1)和5-甲基-6-苯基-2,3-的简单分子内氢转移机理二氢吡嗪(3)需要较高的活化能来实现互变异构,而水辅助分子间氢转移机理产生的活化能较小(约160 kJ / mol)。在50%(v / v)D(2)O /二甲基亚砜-d(6)溶液中进行3的氘交换反应的检查显示了5甲基基团的温度依赖性和逐步氘交换。化合物3与异氰酸苯酯在乙腈中反应,得到5-甲基的单加合物(7),和环状加合物(8)。这些结果表明了5-甲基-2,3-二氢吡嗪(亚胺形式)与潜在的烯胺互变异构体的互变异构现象,并表明在生理条件下,DHP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烯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