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9-Fluorodibenzofuran-1-ol | 1316276-9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9-Fluorodibenzofuran-1-ol
英文别名
9-fluorodibenzofuran-1-ol
9-Fluorodibenzofuran-1-ol化学式
CAS
1316276-99-9
化学式
C12H7FO2
mdl
——
分子量
202.185
InChiKey
JOPQTECCISEEB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3.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3-fluorophenoxy)tetrahydro-2H-pyran盐酸正丁基锂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甲基吡咯烷酮甲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9-Fluorodibenzofuran-1-ol 、 6,19,27,28-Tetraoxaheptacyclo[22.2.1.111,14.05,26.07,12.013,18.020,25]octacosa-1,3,5(26),7(12),8,10,13(18),14,16,20(25),21,23-dodec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二苯并二硫杂戊烯的有效方案
    摘要:
    据报道,从1-溴-3-氟-2-碘苯的四个步骤以57%的产率或从THP保护的3开始,有两种新的可扩展的合成二苯并[ bc,fg ]二硫杂戊烯(2)(DPP)的方法。分三步反应得到-氟代苯硫酚,收率为43%。在相似条件下尝试制备二苯并二恶戊五烯(15)的尝试均未成功。相反,我们观察到了大环二聚体产物16的形成。通过NMR在F / SH和F / OH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中间体中观察到氟-氢键相互作用。
    DOI:
    10.1016/j.tetlet.2011.05.1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synthesizing dibenzodithiapentalenes
    作者:Tue Heesgaard Jepsen、Mogens Larsen、Morten Jørgensen、Mogens Brøndsted Nielsen
    DOI:10.1016/j.tetlet.2011.05.125
    日期:2011.8
    Two new scalable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dibenzo[bc,fg]dithiapentalene (2) (DPP) are reported starting from either 1-bromo-3-fluoro-2-iodobenzene over four steps in 57% yield or from THP-protected 3-fluorothiophenol over three steps in 43% yield. Attempts to prepare dibenzodioxapentalene (15) using similar conditions were unsuccessful. Instead, we observed the formation of a macrocyclic dimeric
    据报道,从1-溴-3-氟-2-碘苯的四个步骤以57%的产率或从THP保护的3开始,有两种新的可扩展的合成二苯并[ bc,fg ]二硫杂戊烯(2)(DPP)的方法。分三步反应得到-氟代苯硫酚,收率为43%。在相似条件下尝试制备二苯并二恶戊五烯(15)的尝试均未成功。相反,我们观察到了大环二聚体产物16的形成。通过NMR在F / SH和F / OH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中间体中观察到氟-氢键相互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 苯甲基(1-{(2-amino-2-methylpropanoyl)[(2S)-2-aminopropanoyl]amino}-2-methyl-1-oxopropan-2-yl)甲基氨基甲酸酯(non-preferredname)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苯并呋喃并[3,2-D]嘧啶-4(1H)-酮 苯并呋喃并[2,3-d]哒嗪-4(3H)-酮 苯并呋喃并(3,2-c)吡啶,1,2,3,4-四氢-2-(2-(二甲氨基)乙基)-,二盐酸 苯并呋喃与1H-茚的聚合物 苯并呋喃[3,2-b]吡咯-2-羧酸 苯并呋喃-7-羧酸 苯并呋喃-7-硼酸频那醇酯 苯并呋喃-7-甲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