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氯苯基)苯甲酸甲酯 | 89901-02-0

中文名称
4-(4-氯苯基)苯甲酸甲酯
中文别名
4'-氯联苯-4-羧酸甲酯;4'-氯联苯-4-甲酸甲酯;4’-氯联苯-4-甲酸甲酯
英文名称
methyl 4'-chloro-[1,1'-biphenyl]-4-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methyl 4′-chloro(1,1′-biphenyl)-4-carboxylate;Methyl 4'-chloro[1,1'-biphenyl]-4-carboxylate;methyl 4-(4-chlorophenyl)benzoate
4-(4-氯苯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式
CAS
89901-02-0
化学式
C14H11ClO2
mdl
——
分子量
246.693
InChiKey
UJIUMBFXWGXMO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3-115°C
  • 沸点:
    364.1±25.0 °C(Predicted)
  • 密度:
    1.20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6399090
  • 储存条件:
    室温

SDS

SDS:44228de767398c34887adb545150c859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4-(4-氯苯基)苯甲酸甲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1)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措施
P391 收集溢出物。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4H11ClO2
分子式
: 246.6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yl 4-(4-chlorophenyl)benzoate
-
CAS 号 89901-02-0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115 - 120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8.52 - (空气= 1。0)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4.558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077 国际海运危规: 3077 国际空运危规: 3077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Methyl 4-(4-
chlorophenyl)benzoate)
国际海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Methyl 4-(4-
chlorophenyl)benzoate)
国际空运危规: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substance, solid, n.o.s. (Methyl 4-(4-chlorophenyl)benzo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9 国际海运危规: 9 国际空运危规: 9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是 国际空运危规: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进一步信息
危险品独立包装,液体5升以上或固体5公斤以上,每个独立包装外和独立内包装合并后的外包装上都必须有EHS
标识 (根据欧洲 ADR 法规 2.2.9.1.10, IMDG 法规 2.10.3),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氯苯基)苯甲酸甲酯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74.5%的产率得到4-chlorobiphenyl hydrazide
    参考文献:
    名称:
    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 制备方法及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属于抗菌药物技术领域,涉及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抗菌药物的用途。所述化合物如式(I)所示,其中R1选自氢、羟基、C1‑C3烷基、C1‑C8烷基氧基、C3‑C6环烷基氧基、C3‑C6环烷基甲氧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氧基、苯基、C1‑C3烷基苯、卤代苯,R1的取代位置选自邻位、间位或对位;R2选自无取代或卤代C1‑C8烷基、无取代或卤代C3‑C6环烷基、无取代或卤代苯基C1‑C3烷基;X选自硫或氧。本发明的1‑取代苯甲酰基‑4‑脂酰基氨基脲类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抗万古霉素肠道球菌(VRE)在内的耐药菌具有强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新型的抗耐药性细菌药物。
    公开号:
    CN108456157B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4-((4-chlorophenyl)sulfinyl)benzoate 在 2-(三甲基硅)苯基三氟甲烷磺酸盐 、 cesium fluor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83%的产率得到4-(4-氯苯基)苯甲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苯炔对二芳基(杂芳基)亚砜的脱硫
    摘要:
    已经证明了两个能够进行苯并炔的脱硫反应,它们分别将二芳基亚砜和杂芳基亚砜转化为联芳基和脱硫的杂芳烃。接近联芳基的反应可耐受各种官能团,例如卤化物,假卤化物和羰基。机理研究表明,两个反应均通过共同的组装过程进行,但生成的四芳基(杂芳基)硫烷的分解程度不同。
    DOI:
    10.1021/acs.orglett.9b011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free oxidative decarbonylative coupling of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arenes: direct access to biaryls
    作者:Ren-Jin Tang、Qing He、Luo Yang
    DOI:10.1039/c4cc10155c
    日期:——
    A metal-free oxidative decarbonylative coupling of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electron-rich or electron-deficient arenes to produce biaryl compounds was developed. This novel coupling was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a non-chain radical homolyt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HAS) typ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substrate scope, ortho-regioselectivity, radical trapping experiments and DFT calculation studies. With the
    开发了芳香醛与富电子或缺电子的芳烃的无金属氧化脱羰基偶联剂,以生产联芳基化合物。基于底物范围,邻位区域选择性,自由基捕获实验和DFT计算研究,提出了通过非链自由基均相芳香族取代(HAS)类型的机理进行这种新型偶联。随着芳香醛和芳烃的现成可用,无金属条件应使这种偶联对于联芳基合成具有吸引力。
  • MCM-41-Immobilised Nitrogen and Sulfur Mixed Tridentate Palladium(0) Complex: A Highly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the Suzuki Reaction of Aryl Bromides in Air
    作者:Dayi Liu、Pingping Wang、Jingting Ai、Mingzhong Cai
    DOI:10.3184/174751917x14878812592698
    日期:2017.3
    and sulfur mixed tridentate palladium(0) complex [MCM-41-2N,S-Pd(0)] was prepared from 3-(2-aminoethyl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 by immobilisation on MCM-41,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thiophene-2-carboxaldehyde and PdCl2 and then reduction with hydrazine hydrate. This phosphine-free heterogeneous palladium(0) complex was 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the Suzuki reaction of aryl bromides in air and
    新型 MCM-41 固定化氮硫混合三齿钯 (0) 络合物 [MCM-41-2N,S-Pd(0)] 是由 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固定在 MCM-41 上制备的,然后通过与噻吩-2-甲醛和 PdCl2 反应,然后用水合肼还原。这种不含膦的多相钯 (0) 络合物是芳基溴在空气中的 Suzuki 反应的高活性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至少 8 次而不会显着损失活性。
  • An imidazolium ionic compound-supported palladium complex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Suzuki–Miyaura reactions in aqueous media
    作者:Yingxiao Zong、Junke Wang、Yubi He、Guoren Yue、Xicun Wang、Yi Pan
    DOI:10.1039/c6ra19850c
    日期:——
    A water soluble and efficient ionic compound-supported palladium complex was prepared.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NMR, ICP-OES and mass spectrometry. The complex exhibits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Suzuki–Miyaura reactions in aqueous media. Moreover, the catalyst shows outstanding stability and reusability, and it can be recovered simply and effectively
    制备了水溶性且有效的离子化合物负载的钯配合物。通过FT-IR,NMR,ICP-OES和质谱对复合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该络合物在水介质中对Suzuki-Miyaura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此外,该催化剂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并且可以简单有效地回收并重复使用六次而不会降低活性。
  • [EN] METHOD FOR THE METAL-FREE PREPARATION OF A BIARYL BY A PHOTOSPLICING REACTION AND THEIR USES<br/>[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SANS MÉTAL D'UN BIARYLE PAR RÉACTION DE PHOTOCOLLAGE ET UTILISATIONS ASSOCIÉES
    申请人:LEIBNIZ INST FUER NATURSTOFF FORSCHUNG UND INFEKTIONSBIOLOGIE E V HANS KNOELL INST HKI
    公开号:WO2019101679A1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the metal-free preparation of a biaryl compound by a photosplicing reaction and its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chemical compounds, preferably of active ingredients e.g. in the fields of pharmaceuticals and agrochemicals. In particular, it refers to a method for the regiocontrolled preparation of a biaryl compound of formula (I): Ar-Ar' by photochemically reacting a precursor compound of formula (II): Ar-L-Ar' to form a biaryl compound of general formula: Ar-L-Ar' (II) → Ar-Ar' (I) wherein Ar and Ar',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represent an unsubstituted or substituted C6-C20 aryl group or a heteroaryl group with 5–20 ring atoms selected from carbon, nitrogen, oxygen and sulfur, and L represents a group –X–Y–Z– as defined herein. The biaryl compounds are generally suitable as intermediates or key building blocks in a very broad spectrum of organic chemical syntheses and their respective utilities. Their use within the field of synthesi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s an aspect of the invention, and their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ingredients is particularly preferred.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光切割反应无金属制备联芳烃化合物的方法,以及其在化学化合物制备中的用途,特别是在制药和农药领域中的活性成分的制备中的用途。具体而言,它涉及一种通过光化学反应化学前体化合物(II):Ar-L-Ar'与形成一般式的联芳烃化合物(II)→Ar-Ar'(I)反应,从而实现联芳烃化合物(I)的区域控制制备的方法,其中Ar和Ar'分别表示未取代或取代的C6-C20芳基或由碳、氮、氧和硫选择的5-20个环原子的杂芳基,L表示如本文所定义的一个组-X-Y-Z-。这些联芳烃化合物通常适用于有机化学合成的广泛领域中的中间体或关键构建块,以及它们各自的用途。它们在活性成分合成领域中的用途是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它们在制备药用活性成分中的用途尤为理想。
  • A self-assembled bisoxazoline/Pd composite microsphere as an excellent catalyst for Suzuki–Miyaura 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Junke Wang、Yingxiao Zong、Xicun Wang、Yulai Hu、Guoren Yue、Yi Pan
    DOI:10.1039/c5gc01551k
    日期:——

    A palladium complex based on a novel oxazoline, a solid microsphere catalyst,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基于一种新型恶唑啉的钯配合物,一种固体微球催化剂,已成功制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