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benzo[b,h]acridine | 226-9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benzo[b,h]acridine
英文别名
dibenz[b,h]acridine;Dibenz[b,h]acridin;Dibenz(b,h)acridine;2-azapentacyclo[12.8.0.03,12.04,9.016,21]docosa-1(22),2,4,6,8,10,12,14,16,18,20-undecaene
dibenzo[b,h]acridine化学式
CAS
226-97-1
化学式
C21H13N
mdl
——
分子量
279.341
InChiKey
XVWMDKOMMYJZJ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7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benzo[b,h]acridine 作用下, 生成 8,13-dihydro-8,13-epidioxido-dibenz[b,h]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Etienne; Staehelin,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54, p. 748,75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溴萘copper(l) iodide 、 lithium chloro-isopropyl-magnesium chloride 、 ammonium cerium (IV) nitrate 、 氢碘酸potassium carbonate溶剂黄146N,N'-二甲基乙二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8.5h, 生成 dibenzo[b,h]ac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酰胺的N,N-二芳基化反应用于构建9,10-二氢ac啶结构及其在合成氮包埋的聚乙炔中的应用。
    摘要:
    我们在本文中报道了CuI / DMEDA催化酰胺与各种二(邻-溴芳基)甲烷的N,N-二芳基化反应,以产生各种9,10-二氢ac啶衍生物。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性氧化所得的9,10-二氢ac啶衍生物,得到afford啶,a啶酮和a啶鎓衍生物。铜催化的N,N-二芳基化反应与氧化芳构化反应相结合,使得能够容易地构建具有不同邻位熔融模式的氮原子嵌入的四碳烯和并五碳烯。还证明了发光特性,特别是融合模式对获得的N-多态荧光发射的影响。
    DOI:
    10.1021/acs.orglett.0c017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类金属配合物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 用
    申请人:清华大学
    公开号:CN10366504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金属配合物及其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该用作近红外发光的金属铱配合物结构通式为LnIrX(3-n),其中X选自乙酰丙酮、二苯甲酰基甲烷、二叔戊酰甲烷或吡啶甲酸,n选自1、2或3,L选自以下结构式L1、L2或L3,其中R1—R9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氨基、咔唑基、氟原子、三氟甲基和碳原子数为5-18的芳香基团;Ar表示碳原子数为5-18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18的杂环芳基。本发明的金属配合物具有发光寿命短,发光效率高的优点,使用该发光材料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大电流密度下高发光效率的特性。结构式L1、结构式L2、结构式L3。
  • NOVEL COMPOUND
    申请人:IDEMITSU KOSAN CO., LTD.
    公开号:US20170186968A1
    公开(公告)日:2017-06-29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一个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 Compound
    申请人:IDEMITSU KOSAN CO., LTD.
    公开号:US10461258B2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下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
  • 658. Carcinogenic nitrogen compounds. Part IX. The use of aminotetralins for the synthesis of dibenzacridi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作者:Ng. Ph. Buu-Hoï、Pierre Jacquignon
    DOI:10.1039/jr9510002964
    日期:——
  • Copper-Catalyzed N,N-Diarylation of Amid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9,10-Dihydroacridin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Synthesis of Diverse Nitrogen-Embedded Polyacenes
    作者:Mei-Ling Tan、Shuo Tong、Sheng-Kai Hou、Jingsong You、Mei-Xiang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0c01775
    日期:2020.7.17
    catalyzed N,N-diarylation reaction of amides with various di(o-bromoaryl)methanes to produce diverse 9,10-dihydroacridine derivatives. The resulting 9,10-dihydroacridine derivatives were oxidized selectively under mild conditions to afford acridine, acridinone, and acridinium derivatives. The copper-catalyzed N,N-diarylation reaction coupled with oxidative aromatization reaction enabled the facile construction
    我们在本文中报道了CuI / DMEDA催化酰胺与各种二(邻-溴芳基)甲烷的N,N-二芳基化反应,以产生各种9,10-二氢ac啶衍生物。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性氧化所得的9,10-二氢ac啶衍生物,得到afford啶,a啶酮和a啶鎓衍生物。铜催化的N,N-二芳基化反应与氧化芳构化反应相结合,使得能够容易地构建具有不同邻位熔融模式的氮原子嵌入的四碳烯和并五碳烯。还证明了发光特性,特别是融合模式对获得的N-多态荧光发射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