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bis(hex-5-enyloxy)-4-(2-tetrahydropyranyloxymethyl)phenylboronic acid | 934990-9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bis(hex-5-enyloxy)-4-(2-tetrahydropyranyloxymethyl)phenyl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2,6-Bis(hex-5-enoxy)-4-(oxan-2-yloxymethyl)phenyl]boronic acid
2,6-bis(hex-5-enyloxy)-4-(2-tetrahydropyranyloxymethyl)phenylboronic acid化学式
CAS
934990-97-3
化学式
C24H37BO6
mdl
——
分子量
432.365
InChiKey
FQZJOXXZEFPLD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8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1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77.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bis(hex-5-enyloxy)-4-(2-tetrahydropyranyloxymethyl)phenylboronic acid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Grubbs catalyst first generation四(三苯基膦)钯 barium dihydroxide 、 lithium hydroxide 、 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氢气 、 sodium carbonate 、 对甲苯磺酸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二醇二甲醚二氯甲烷氯仿 为溶剂, 反应 84.5h, 生成 3-({2,13,15,26-tetraoxa-1,14(1,3,2)-dibenzena-27(2,6)-pyridinabicyclo[12.12.1]heptacosaphan-15-yl}methyloxy)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双功能酸碱催化的凹形吡啶
    摘要:
    从 2,6-二溴吡啶 (9) 和 2,6-双(ω-烯氧基) 苯基硼酸 8 和 10 开始合成了两种双功能凹酸碱催化剂 1 和 2,它们最终成为最终双大环 1 的桥头堡和 2. 一个桥头在 4 位含有一个额外的取代基。由 4-溴-3,5-二羟基苯甲酸 (3) 分五步合成相应的保护的 4-羟甲基取代的苯基硼酸 8。4-未取代的硼酸10和4-取代的硼酸8然后通过随后的Suzuki偶联与9连接,得到四-ω-烯烃12。通过12的闭环复分解,形成双大环二烯13和17。在一个桥头的 4-羟甲基脱保护后,3-羟基苯甲酸酯与 14 偶联得到酯 15,水解后得到双官能酸碱催化剂 1。
    DOI:
    10.1002/ejoc.20060084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双功能酸碱催化的凹形吡啶
    摘要:
    从 2,6-二溴吡啶 (9) 和 2,6-双(ω-烯氧基) 苯基硼酸 8 和 10 开始合成了两种双功能凹酸碱催化剂 1 和 2,它们最终成为最终双大环 1 的桥头堡和 2. 一个桥头在 4 位含有一个额外的取代基。由 4-溴-3,5-二羟基苯甲酸 (3) 分五步合成相应的保护的 4-羟甲基取代的苯基硼酸 8。4-未取代的硼酸10和4-取代的硼酸8然后通过随后的Suzuki偶联与9连接,得到四-ω-烯烃12。通过12的闭环复分解,形成双大环二烯13和17。在一个桥头的 4-羟甲基脱保护后,3-羟基苯甲酸酯与 14 偶联得到酯 15,水解后得到双官能酸碱催化剂 1。
    DOI:
    10.1002/ejoc.2006008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cave Pyridines for Bifunctional Acid–Base Catalysis
    作者:Timo Liebig、Michael Abbass、Ulrich Lüning
    DOI:10.1002/ejoc.200600842
    日期:2007.2
    5-dihydroxybenzoic acid (3) in five steps. 4-Unsubstituted boronic acid 10 and 4-substituted boronic acid 8 were then attached to 9 by subsequent Suzuki couplings to give tetra-ω-alkenes 12. By ring-closing metathesis of 12, bimacrocyclic dienes 13 and 17 were formed. After deprotection of the 4-hydroxymethyl group of one bridgehead, a 3-hydroxybenzoate was coupled to 14 to give ester 15 which gave bifunctional
    从 2,6-二溴吡啶 (9) 和 2,6-双(ω-烯氧基) 苯基硼酸 8 和 10 开始合成了两种双功能凹酸碱催化剂 1 和 2,它们最终成为最终双大环 1 的桥头堡和 2. 一个桥头在 4 位含有一个额外的取代基。由 4-溴-3,5-二羟基苯甲酸 (3) 分五步合成相应的保护的 4-羟甲基取代的苯基硼酸 8。4-未取代的硼酸10和4-取代的硼酸8然后通过随后的Suzuki偶联与9连接,得到四-ω-烯烃12。通过12的闭环复分解,形成双大环二烯13和17。在一个桥头的 4-羟甲基脱保护后,3-羟基苯甲酸酯与 14 偶联得到酯 15,水解后得到双官能酸碱催化剂 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