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2923-2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英文别名
silver triflate;AgOTf;silver(I) triflate;silver(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silver trifluoromethylsulfonate;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phonate;silver trifluormethanesulfonate;silver trifluoromethansulfonate;silver trifluoroacetate;AgCF3SO3;trifluoromethane sulfonic acid silver salt;(((trifluoromethyl)sulfonyl)oxy)silver;oxo((trifluoromethyl)sulfonyl)silver;silver trifluormethansulfonate;silver(I) trifluoroacetate;silver(l) trifluoromethane sulfonate;silver trifluromethanesulfonate;Ag(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Ag(I)OTf;AgOTFA;Ag(SO3CF3);silver;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化学式
CAS
2923-28-6
化学式
CAgF3O3S
mdl
——
分子量
256.939
InChiKey
QRUBYZBWAOOHSV-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86 °C (lit.)
  • 溶解度:
    甲醇(微溶)、水(微溶)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5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5.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ADMET

代谢
银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吸入被吸收,而银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口服和皮肤接触被吸收。银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尤其是肝脏。不溶的银盐转化为可溶的银硫化蛋白盐,与RNA、DNA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或羧基团结合,或者被抗坏血酸或儿茶酚胺还原成金属银。金属银被氧化,可能会沉积在组织中,导致银质沉着病。银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Silver and its compounds can be absorbed via inhalation, while silver compounds can also be absorbed orally and dermally. It distributes throughout the body in the blood, particularily to the liver. Insoluble silver salts are transformed into soluble silver sulfide albuminates, bind to amino or carboxyl groups in RNA, DNA, and proteins, or are reduced to metallic silver by ascorbic acid or catecholamines. Metallic silver is oxidized and may deposit in the tissues, causing arygria. Silver is eliminated primarily in the faeces. (L80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金属银被氧化并可能在组织中沉积,导致银质沉着病。银离子已知能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Na+,K+-ATP酶活性,分别干扰硒催化的硫醇氧化还原反应和细胞内离子浓度。银纳米颗粒被认为会破坏线粒体呼吸链,导致氧化应激、ATP合成减少和DNA损伤。
Metallic silver is oxidized and may deposit in the tissues, causing arygria. The silver ion is known to inhibi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NA+,K+-ATPase activity, disrupting selenium-catalyzed sulfhydryl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and intracellular ion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believed to disrupt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causing oxidative stress, reduced ATP synthesis, and DNA damage. (L808, A243, A244, A245, A24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不具有致癌性(未列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名录)。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银本身对人类并不有毒,但大多数银盐都有毒。在大剂量下,银及其化合物可以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在各种身体组织中沉积,导致银质病,这种病症会导致皮肤、眼睛和粘膜出现蓝灰色的色素沉着。银质病是罕见的,尽管据目前所知,这种状况并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其他伤害,但它会毁容并且通常是永久性的。银质病的轻微形式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发绀。
Silver itself is not toxic to humans, but most silver salts are. In large doses, silver and compounds containing it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nd become deposited in various body tissues, leading to argyria, which results in a blue-grayish pigmentation of the skin, eyes, and mucous membranes. Argyria is rare, and although, so far as known, this condition does not otherwise harm a person's health, it is disfiguring and usually permanent. Mild forms of argyria are sometimes mistaken for cyanosis. (L80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808);吸入(L808);皮肤给药(L808)
Oral (L808) ; inhalation (L808) ; dermal (L80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长时间接触高水平的银可能会导致一种称为银质病(argyria)的状况,这是一种皮肤和其他身体组织的蓝灰色色素沉着。银质病是一种永久性的影响,但似乎对健康无害。空气中高水平银的暴露已导致呼吸问题、肺部和喉咙刺激以及胃痛。银与皮肤的接触可能会在某些人身上引起轻微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肿胀和炎症。
Exposure to high levels of silv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may result in a condition called arygria, a blue-gray discoloration of the skin and other body tissues. Argyria is a permanent effect but does not appear to be harmful to health. Exposure to high levels of silver in the air has resulted in breathing problems, lung and throat irritation, and stomach pains. Skin contact with silver can cause mild allergic reactions such as rash, swelling, and inflammation in some people. (L80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04909090
  • 危险标志:
    GHS07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305 + P351 + P338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759
  • 储存条件:
    请将产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SDS

SDS:e5871b59af5a3ec825b25fb3a38decc1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三氟甲烷磺酸银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2 + P352 如与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冲洗受感染部位.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AgF3O3S
分子式
: 256.9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phonate
-
CAS 号 2923-28-6
EC-编号 220-882-2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可能引起银中毒(由于银引起不溶性的白朊化物沉积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呈蓝色或蓝灰色),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氟化氢, 银/氧化银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光线敏感 充气保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结晶
颜色: 棕灰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286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强酸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可能引起银中毒(由于银引起不溶性的白朊化物沉积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呈蓝色或蓝灰色),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性质

三氟甲磺酸银为结晶状物质,对光敏感。它极易溶于水、丙酮、乙醇和乙醚,并可溶于苯。

用途

三氟甲磺酸银可用作卤代反应中的试剂(尤其是以三氟甲磺酸进行的卤代反应)、卤代糖基的糖基化反应试剂、硫醇保护基团的去保护试剂、产生烯烃所需的次磷酸盐和硫代磷酸盐的反应试剂、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卤代烃与醇进行醚化反应的试剂、从铑的氯化复合物生成铑离子催化剂、氢化亚磷酸的乙炔化应用,以及通过醛的氢化硅烷化制备甲硅烷基醚的催化剂。

生产方法

应在避光下操作。在500毫升瓶中加入300毫升水,并缓慢添加60克(0.4摩尔)三氟甲磺酸。瓶内放置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磁搅拌子,将瓶子置于冰浴中冷却。分次加入48.5克(0.21摩尔)粉末状氧化银。移开冷浴,在暗处继续搅拌25分钟,然后通过多孔玻璃砂芯漏斗滤出悬浮物。滤渣用100毫升蒸馏水洗涤后减压蒸去水分,残渣溶解于250毫升丙酮中。丙酮溶液再经过多孔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并蒸去溶剂,得到细粉状的产物,在100℃、3.32帕干燥6小时后获得87.9克(纯度为98%)三氟甲磺酸银。此产物应存放在干燥器中,避免光照。

三氟甲磺酸银还可以通过将三氟甲烷磺酸钡与碳酸银反应来制备。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Gramstad, T.; Haszeldine, R. 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silver(I)(pyridine-N-oxide)6](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高电流密度电沉积含吡啶-N-氧化物配体的含银液态金属盐中的银†
    摘要:
    合成了新的阳离子含银离子液体,并将其用作非水电解质,用于电沉积银层。在这些离子液体的液态中,银(I)阳离子由吡啶-N-氧化物(py-O)配体以金属与配体的比例为1:3进行配位,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其化学计量不同银质中心结晶出来。使用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Tf 2 N),三氟甲磺酸盐(OTf),甲磺酸盐(OMs)和硝酸盐作为阴离子,得到具有式[Ag(py-O)3 ] [Tf 2 N],[Ag (py-O)3 ] [OTf],[Ag(py-O)3 ] [OMs]和[Ag(py-O)3 ] [NO 3], 分别。通过CHN分析,FTIR,NMR,DSC,TGA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线性电势扫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研究了银的电沉积。除了[Ag(py-O)3 ] [Tf 2 N]的熔点为108°C外,所有的银(I)化合物的熔点均低于80°C,并已作
    DOI:
    10.1039/c3dt52416g
  • 作为试剂:
    描述:
    碘甲烷3,6-anhydro-2-deoxy-L-ido-heptono-1,4-lactone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2 %的产率得到3,6-anhydro-2-deoxy-5,7-di-O-methyl-L-ido-heptono-1,4-la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Gonifufurone 的新型脱苯类似物:L-木糖合成的优化
    摘要:
    含有高氧呋喃呋喃酮片段的天然产物以其强大的生物活性而闻名,但也因其具有挑战性的全合成而闻名。在这项研究中,完成了五种新型脱苯(-)-goniofufurone类似物的合成,并评估了它们对八种恶性和一种正常人类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与以前类似类似物的合成相比,该合成是从l-木糖开始进行的,从而提高了产率并减少了三种不同中间体的合成步骤数。
    DOI:
    10.1055/a-2352-96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itanium Hydrazido and Imido Complexes:  Synthesis, Structure, Reactivity, and Relevance to Alkyne Hydroamination
    作者:Yahong Li、Yanhui Shi、Aaron L. Odom
    DOI:10.1021/ja038320g
    日期:2004.2.1
    same rate constant for 1-phenylpropyne hydroamination by aniline and are all kinetically competent to be involved in the catalytic cycle. Attempts to use 1 as a catalyst for hydroaminations involving 1,1-dimethylhydrazine resulted in only a few turnovers under the best conditions. Consequently, the chemistry of 1 with hydrazines to generate hydrazido complexes was scrutinized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imido
    用苯胺处理 Ti(NMe(2))(2)(dpma) (1) 导致二甲基酰胺配体质子化,该配体以二甲胺形式保留,并生成钛酰亚胺复合物 Ti(NPh)(NHMe(2) ))(2)(dpma) (2) 产率为 94%。在去除不稳定的二甲胺供体后,单体亚氨基 2 转化为反应性二聚微亚氨基 [Ti(NPh)(dpma)](2) (3)。在添加的供体例如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Bu(t)-bpy)和DME的存在下,二聚体3被转化为单体末端亚氨基复合物。化合物 1-3 对苯胺的 1-苯基丙炔加氢胺化表现出相同的速率常数,并且都具有参与催化循环的动力学能力。尝试使用 1 作为涉及 1,1-二甲基肼的加氢胺化反应的催化剂,在最佳条件下仅导致少量转换。最后,仔细检查了 1 与肼生成酰肼络合物的化学反应,以与亚氨基物种进行比较。通过这些研究,钛酰肼络合物包括 Ti(eta(2)-NHNC(5)H(10))(2)(dpma)
  • Isomer Dependence in the Assembly and Lability of Silver(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Complexes of the Heteroditopic Ligands, 2-, 3-, and 4-[Di(1<i>H</i>-pyrazolyl)methyl]phenyl(di-<i>p</i>-tolyl)phosphine
    作者:James R. Gardinier、Jeewantha S. Hewage、Sergey V. Lindeman
    DOI:10.1021/ic5019357
    日期:2014.11.17
    and its solid-state and solution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cyclic structures of 1 and 2 are likely preserved but are dynamic in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Moreover, both 3 and 4 have dynamic solution structures where 3 is likely extensively dissociated in CH3CN or acetone rather than being polymeric as in the solid state.
    一个新的异位配体的三个异构体,其包含通过对-,间-或邻-亚苯基间隔基(pL与二(对甲苯基)膦基连接的二(1 H-吡唑基)甲基(-CHpz 2)部分,分别为mL和oL)已通过使用HP(p- tolyl)2与(IC 6 H 4)CHpz 2的适当异构体之间的钯(0)催化偶联反应合成。制备了1:1的三氟甲磺酸银(Ag(OTf))配合物,以检查配体配位的性质以及所获得的超分子异构体(单体,环状低聚或聚合)的类型。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Ag(pL)](OTf)1和[Ag(mL)](OTf)2 2具有环状二聚体指示,而[Ag(oL)](OTf) ,3,是配位聚合物。与3苯基膦反应可破坏3中的聚合物链,生成的络合物[Ag(oL)(PPh 3)](OTf),4,具有其中配体结合于银在螯合一个单金属阳离子κ 2 P,N -配位模式。的解决方案的结构1 - 4经由IR的组合探查,变温多核(1个H,13 C,31
  • The core of the matter – arene substitution determines the coordination and catalytic behaviour of tris(1-phosphanyl-1′-ferrocenylene)arene gold(<scp>i</scp>) complexes
    作者:Axel Straube、Peter Coburger、Marvin Michak、Mark R. Ringenberg、Evamarie Hey-Hawkins
    DOI:10.1039/d0dt02743j
    日期:——
    effects on their coordination behaviour towards gold(I). Depending on the arene (s-triazine, benzene, or trifluorobenzene), four different coordination modes can be distinguished and their preference has been rationalised using computational methods. The corresponding 1:1 ligand-to-metal complexes, studied by variable-temperature NMR spectroscopy, revealed fluctional behaviour in solution. Given the presence
    改变C3对称的三(二茂铁基)亚芳基的三膦烷的芳烃核对它们对金(I)的配位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芳烃(s-三嗪,苯或三氟苯)的不同,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配位模式,并已使用计算方法对它们的偏好进行了合理化处理。通过变温NMR光谱研究了相应的1:1配体与金属的络合物,揭示了溶液中的波动行为。考虑到每个配合物最多存在三个或六个二茂铁间隔基,对其电化学进行了研究。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响应性质可以有利地用于N-(2-丙炔-1-基)苯甲酰胺的催化闭环异构化中,其中基于苯的2:
  • Condensation Reactions of Chlorophosphanes with Chalcogenides
    作者:Sivathmeehan Yogendra、Saurabh S. Chitnis、Felix Hennersdorf、Michael Bodensteiner、Roland Fischer、Neil Burford、Jan J. Weigand
    DOI:10.1021/acs.inorgchem.5b02723
    日期:2016.2.15
    synthesis for diphosphane monochalcogenides (1Ch(R)) and their constitutional isomers, diphosphanylchalcoganes (2Ch(R)), was developed, featuring a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tween chlorophosphanes (R2PCl) and sodium chalcogenides (Na2Ch, Ch = S, Se, (Te)). The optimized protocol selectively yields either 1Ch(R) (R2(Ch)PPR2) or 2Ch(R) (Ch(PR2)2) depending upon the steric demand of the substituents R. Reaction
    开发了一种高产率且易于合成的二膦烷单硫属化合物(1 Ch (R))及其结构异构体二膦酰二氯烷(2 Ch (R)),其特征是氯膦(R 2 PCl)与硫属元素化钠(Na 2 Ch,Ch = S,Se,(Te))。优化的协议有选择地产生1 Ch (R)(R 2(Ch)PPR 2)或2 Ch (R)(Ch(PR 2)2)取决于取代基R的空间需求。提出了与不同反应结果一致的反应途径。中的应用1章(R)和2章(R)作为一类有趣的配体的示例性地由选定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制备证明。
  • <i>cis</i>-Specific Hydrofluorination of Alkenylarenes under Palladium Catalysis through an Ionic Pathway
    作者:Enrico Emer、Lukas Pfeifer、John M. Brown、Véronique Gouverneur
    DOI:10.1002/anie.201310056
    日期:2014.4.14
    paper describes the hydrofluorination of alkenes through sequential H− and F+ addition under palladium catalysis. The reaction is cis specific, thus providing access to benzylic fluorides. The mechanism of this reaction involves an ionic pathway and is distinct from known hydrofluorinations involving radical intermediates. The first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hydrofluorination is also disclosed.
    本文描述了通过连续的^ h烯烃的氢氟化-和F +除了在钯催化下。该反应是顺式 特异性的,因此提供了获得苄基氟化物的途径。该反应的机理涉及离子途径,并且与涉及自由基中间体的已知氢氟化反应不同。还公开了第一催化对映选择性氢氟化。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