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5-dimethyl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 | 1345697-8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5-dimethyl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
英文别名
N-(3,5-dimethylphenyl)alanine;2-(3,5-Dimethyl-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2-(3,5-dimethylanilino)propanoic acid
2-[(3,5-dimethyl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化学式
CAS
1345697-83-7
化学式
C11H15NO2
mdl
——
分子量
193.246
InChiKey
HAGIIYMZPYANK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22-124 °C
  • 沸点:
    378.3±30.0 °C(Predicted)
  • 密度:
    1.14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49.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5-dimethyl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DPZ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7%的产率得到N-(3,5-dimethylphenyl)-2,5,7-trimethyltetrahydroquinolin-4-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顺序光氧化还原催化级联好氧脱羧Povarov和N-芳基α-氨基酸的氧化脱氢反应
    摘要:
    描述了可见光驱动的顺序光氧化还原催化,以使N-芳基α-氨基酸经历有效的级联好氧脱羧Povarov和氧化脱氢(ODH)反应。在两个转化过程中,都使用双氰基吡嗪衍生的生色团(DPZ)作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得到了两个系列的有价值的氮杂芳烃,即 例如,以不同的2和2,3-取代形式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率的4-氨基四氢喹啉(THQs)和喹啉。为了使4-氨基THQs发生ODH反应,开发了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协同催化方法。此外,实现了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N-氨基-2-甲基THQ的空前合成。
    DOI:
    10.1002/adsc.201800135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甲基溴苯DL-丙氨酸 在 di-tert-butyl{2′-isopropoxy-[1,1′-binaphthalen]-2-yl}phosphane 、 potassium hydroxide 、 bis(dibenzylideneacetone)-palladium(0)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84%的产率得到2-[(3,5-dimethylphenyl)amino]propi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氨基酸(酯)与芳基溴化物和氯化物的钯催化偶联反应
    摘要:
    庞大且富电子的MOP型配体和Pd(dba)2组合对氨基酸与非活性芳基卤化物的偶合反应显示出N-芳基氨基酸的高效反应。在催化条件下,不仅α-氨基酸,而且β-,γ-和δ-氨基酸都以中等至高收率与芳基氯偶合。在光学纯的β-氨基酸作为底物的情况下,保留了偶联产物的光学纯度。
    DOI:
    10.1016/j.tet.2011.09.1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可见光催化氨基酸脱羧合成1,2,3,4-四 氢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河南大学
    公开号:CN108017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氨基酸脱羧合成1,2,3,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气氛下,将式Ⅰ所示的N‑苯基氨基酸类化合物、有机光催化剂DPZ和4Å分子筛溶于有机溶剂中,在可见光照射下于20―30℃搅拌反应至少5h,分离纯化,即得到式Ⅱ所示的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式Ⅰ和式Ⅱ中,R代表氢、卤素、烷基、苯基和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R1代表氢、甲基、正丙基和苯基中的任意一种,alkyl代表甲基、乙基、正丁基或苄基,aryl代表取代苯基或4‑叔丁基苯基。该方法底物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少,收率高且无金属参与。
  • Palladium-catalyzed coupling reaction of amino acids (esters) with aryl bromides and chlorides
    作者:Fangfang Ma、Xiaomin Xie、Lina Ding、Jinsheng Gao、Zhaoguo Zhang
    DOI:10.1016/j.tet.2011.09.109
    日期:2011.12
    showed high efficiency for the coupling reactions of amino acids and inactive aryl halides to give N-aryl amino acids. Under the catalytic conditions, not only α-amino acids, but also β-, γ-, and δ-amino acids have been coupled with aryl chlorides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in the case of optically pure β-amino acids as substrates, the optical purities of the coupling products retained.
    庞大且富电子的MOP型配体和Pd(dba)2组合对氨基酸与非活性芳基卤化物的偶合反应显示出N-芳基氨基酸的高效反应。在催化条件下,不仅α-氨基酸,而且β-,γ-和δ-氨基酸都以中等至高收率与芳基氯偶合。在光学纯的β-氨基酸作为底物的情况下,保留了偶联产物的光学纯度。
  • Sequential Photoredox Catalysis for Cascade Aerobic Decarboxylative Povarov and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s of <i>N</i> -Aryl α-Amino Acids
    作者:Tianju Shao、Yanli Yin、Richmond Lee、Xiaowei Zhao、Guobi Chai、Zhiyong Jiang
    DOI:10.1002/adsc.201800135
    日期:2018.5.2
    A visiblelightdriven sequential photoredox catalysis to allow N‐aryl α‐amino acids to experience efficient cascade aerobic decarboxylative Povarov and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DH) reactions is described. With a dicyanopyrazine‐derived chromophore (DPZ) as a photoredox catalyst in both transformations, two series of valuable azaarenes, i. e., 4‐amino tetrahydroquinolines (THQs) and quinolines,
    描述了可见光驱动的顺序光氧化还原催化,以使N-芳基α-氨基酸经历有效的级联好氧脱羧Povarov和氧化脱氢(ODH)反应。在两个转化过程中,都使用双氰基吡嗪衍生的生色团(DPZ)作为光氧化还原催化剂,得到了两个系列的有价值的氮杂芳烃,即 例如,以不同的2和2,3-取代形式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率的4-氨基四氢喹啉(THQs)和喹啉。为了使4-氨基THQs发生ODH反应,开发了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协同催化方法。此外,实现了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N-氨基-2-甲基THQ的空前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