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nitroselenoanisole | 61053-5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nitroselenoanisole
英文别名
methylseleno-2-nitrobenzene;methyl(2-nitrophenyl)selenide;methyl (2-nitrophenyl)selane;2-nitrophenyl methyl selenide;Methyl-(2-nitro-phenyl)-selenid;1-(Methylseleno)-2-nitrobenzol;2-Nitro-1-methylseleno-benzol;2-Nitro-selenoanisol;o-Nitro-selenoanisol;1-(Methylselanyl)-2-nitrobenzene;1-methylselanyl-2-nitrobenzene
o-nitroselenoanisole化学式
CAS
61053-50-7
化学式
C7H7NO2Se
mdl
——
分子量
216.098
InChiKey
IXOLKTOYPROQR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7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4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nitroselenoanisole盐酸三乙胺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1,3-苯并硒唑
    参考文献:
    名称:
    1,3-苯并呋喃唑:一种新的杂环系统
    摘要:
    我们描述了一个新的杂环系统的合成:1,3-苯并二氢恶唑及其一些取代的衍生物。
    DOI:
    10.1016/s0040-4039(00)94224-2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甲基二硒醚邻硝基苯甲酸1,10-菲罗啉氧气 、 copper diacet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15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4.0h, 以84%的产率得到o-nitroselenoanisol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催化本位的芳族羧酸-selenation
    摘要:
    据报道,铜催化的芳族羧酸与二硒化物的脱羧硒化反应。该转化耐受底物上的各种官能团,包括五氟苯甲酸和杂芳族酸,以良好或优异的产率递送二芳基和甲基芳基硒化物。机理研究表明,铜催化剂对于激活Se-Se键和芳香酸脱羧至关重要。该产品的实用性已在10 H-吩来那嗪和11-甲基二苯并-(b,f)-1,4-硒苯氮平的轻松合成中得到证明。
    DOI:
    10.1039/c7ob02066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硒甲基布恩特盐和芳硼酸制备芳基甲基 硒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温州医科大学
    公开号:CN11179301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甲基布恩特盐和芳硼酸制备芳基甲基硒醚的合成方法,在有机溶剂中,氧气条件下,以硒甲基布恩特盐和芳硼酸为反应原料,在过渡金属铜催化剂、银盐、配体和碱的共同协同催化作用下,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得到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所述方法使用无味、稳定的硒甲基布恩特盐为硒甲基化试剂,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高,为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制备开拓了合成路线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 Tandem free-radical addition/substitution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preparation of novel AT<sub>1</sub>receptor antagonists
    作者:Maree K. Staples、Rebecca L. Grange、James A. Angus、James Ziogas、Nichole P. H. Tan、Michelle K. Taylor、Carl H. Schiesser
    DOI:10.1039/c0ob00573h
    日期:——
    tested for AT1 receptor antagonist properties. While the sulfur-containing systems were prepared following existing methodology, the selenium-containing analogues required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andem free-radical chemistry involving addition of aryl radicals to alkynes, followed by intramolecular homolytic substitution at the higher heteroatom. All four compounds prepared proved to be excellent
    苯并噻吩 和 苯并硒烯 含噻吩类降压药的类似物 米伐沙坦 和 依普罗沙坦制备并测试AT 1受体拮抗剂的性质。尽管按照现有方法制备了含硫体系,但含硒类似物需要开发新颖的串联自由基化学方法,该方法涉及向炔烃中添加芳基,然后在高级杂原子上进行分子内均质取代。所制备的所有四种化合物均被证明是出色的AT 1受体拮抗剂,p K B估计为7.2–9.5。
  • Ionic Reactivity of 2-Isocyanoaryl Thioethers: Access to 2-Halo and 2-Aminobenzothia/Selenazoles
    作者:Jinhuan Dong、Junlin Hu、Xiaoli Liu、Shaoguang Sun、Lan Bao、Mengying Jia、Xianxiu Xu
    DOI:10.1021/acs.joc.1c02747
    日期:2022.3.4
    An ionic cascade insertion/cyclization reaction of thia-/selena-functionalized arylisocyanides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for the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synthesis of 2-halobenzothiazole/benzoselenazole derivatives. This synthetic protocol, incorporating a halogen atom when forming the five-membered ring of benzothia/selenazoles,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ones, where halogenation of the preformed
    已成功开发了硫杂/硒官能化芳基异氰化物的离子级联插入/环化反应,用于高效、实用地合成 2-卤代苯并噻唑/苯并硒唑衍生物。这种合成方案在形成苯并噻吩/硒唑的五元环时加入了一个卤素原子,与现有的方案不同,其中发生了预先形成的苯并噻吩/硒唑前体的卤化。此外,还可以通过 2-异氰基芳基硫醚、碘和胺的一锅级联反应轻松获得 2-氨基苯并噻唑。
  • 一种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温州医科大学
    公开号:CN10703304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有机溶剂中,氧气条件下,以芳基羧酸与二甲基二硒醚为反应原料,在铜催化剂、配体和碱的共同促进作用下,通过氧化脱羧偶联反应得到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所述方法芳基羧酸底物和铜催化剂廉价易得、底物范围广泛、反应条件简单、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高,为芳基甲基硒醚化合物开拓了新的合成路线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
  • Substituent Effects of Positive Poles in Aromatic Substitution. II. The Nitration of Sulfonium and Selenonium Salts
    作者:H Gilow、George Walker
    DOI:10.1021/jo01283a601
    日期:1967.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