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2-(3-methylphenyl)pyridine | 64291-9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2-(3-methyl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3-methyl-2-(m-tolyl)pyridine
3-methyl-2-(3-methylphenyl)pyridine化学式
CAS
64291-97-0
化学式
C13H13N
mdl
——
分子量
183.253
InChiKey
VTMZUXBBQULUH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22-142 °C(Press: 2 Torr)
  • 密度:
    1.01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1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2-(3-methylphenyl)pyridine 在 iron(III) chloride 、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13%的产率得到2,2'-(4,4'-Dimethyl-[1,1'-biphenyl]-2,2'-diyl)bis(3-meth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催化未受约束的芳基-芳基键的还原裂解:反应发展和机理研究
    摘要:
    在一些重要的工业过程中发现了碳-碳键的断裂,例如石油裂解,并激发了许多合成方法的发展。然而,非极性无应变 C(芳基)-C(芳基)键仍然是最难被激活的键之一。作为对基本反应模式的详细研究,这里描述了我们开发的无应变 C(芳基)-C(芳基)键的 Ru 催化还原裂解的完整故事。在 2,2' 位置含有导向基团 (DG) 的多种联芳基化合物可作为有效底物。各种杂环,例如吡啶、喹啉、嘧啶和吡唑,可以用作DG。除氢气外,其他试剂,如汉茨酯、硅烷和醇类,也可用作末端还原剂。该反应的 pH 值为中性,不含氧化剂,因此可以容忍许多官能团。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实现了一锅 CC 激活/CC 耦合。计算和实验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涉及一氢化钌(II)介导的 C(芳基)-C(芳基)活化,催化剂的静止状态是 η4 配位的二氯化钌(II)配合物,这可以激发基于该反应模式开发其他转化。
    DOI:
    10.1021/jacs.9b11605
  • 作为产物:
    描述:
    2,2'-(4,4'-Dimethyl-[1,1'-biphenyl]-2,2'-diyl)bis(3-methylpyridine) 在 dichloro(1,5-cyclooctadiene)ruthenium(II)氢气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130.0 ℃ 、1.03 MPa 条件下, 反应 18.0h, 以80%的产率得到3-methyl-2-(3-methylphe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钌催化未受约束的芳基-芳基键的还原裂解:反应发展和机理研究
    摘要:
    在一些重要的工业过程中发现了碳-碳键的断裂,例如石油裂解,并激发了许多合成方法的发展。然而,非极性无应变 C(芳基)-C(芳基)键仍然是最难被激活的键之一。作为对基本反应模式的详细研究,这里描述了我们开发的无应变 C(芳基)-C(芳基)键的 Ru 催化还原裂解的完整故事。在 2,2' 位置含有导向基团 (DG) 的多种联芳基化合物可作为有效底物。各种杂环,例如吡啶、喹啉、嘧啶和吡唑,可以用作DG。除氢气外,其他试剂,如汉茨酯、硅烷和醇类,也可用作末端还原剂。该反应的 pH 值为中性,不含氧化剂,因此可以容忍许多官能团。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实现了一锅 CC 激活/CC 耦合。计算和实验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涉及一氢化钌(II)介导的 C(芳基)-C(芳基)活化,催化剂的静止状态是 η4 配位的二氯化钌(II)配合物,这可以激发基于该反应模式开发其他转化。
    DOI:
    10.1021/jacs.9b116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tic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of Pd-Catalyzed C−H Arylation with Diaryliodonium Salts: Evidence for a Bimetallic High Oxidation State Pd Intermediate
    作者:Nicholas R. Deprez、Melanie S. Sanford
    DOI:10.1021/ja904116k
    日期:2009.8.12
    influence of the arylating reagent on the reaction rate, and establish the intra- and intermolecular 1 degree H/D kinetic isotope effect. 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this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turnover-limiting oxidation of the Pd dimer [Pd(N~C)(OAc)](2) (N~C = 3-methyl-2-phenylpyridine) by [Mes-I-Ph]BF(4). This mechanism implicates a bimetallic high oxidation state Pd species
    该贡献描述了 Pd 催化的配体引导的 CH 芳基化与二芳基碘盐的底物范围和机制。使用包括吡啶、喹啉、吡咯烷酮和恶唑烷酮在内的导向基团,这种转化被应用于合成各种不同的联芳基产品。使用具有一般结构 [Mes-I-Ar]BF(4) 的碘 (III) 试剂以高产率转移电子和空间上不同的芳基 (Ar)。已经进行了机理研究,建立了每个组分中催化反应的动力学顺序,确定了催化剂和碘 (III) 试剂的静止状态,量化了芳基化试剂对反应速率的电子影响,并建立了内部- 和分子间 1 度 H/D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这种转化是通过 [Mes-I-Ph] 对 Pd 二聚体 [Pd(N~C)(OAc)](2) (N~C = 3-methyl-2-phenylpyridine) 进行周转限制氧化来进行的高炉(4)。这种机制暗示双金属高氧化态 Pd 物质是关键的催化中间体。详细讨论了所提议机制的这一方面和其他方面的重要性。
  • Copper-Catalyzed Aromatic CH Bond Cyanation by CCN Bond Cleavage of Inert Acetonitrile
    作者:Xuezhen Kou、Mengdi Zhao、Xixue Qiao、Yamin Zhu、Xiaofeng Tong、Zengming Shen
    DOI:10.1002/chem.201303637
    日期:2013.12.9
    Cut and paste! A Cu‐catalyzed aromatic CH cyanation with acetonitrile as the nitrile source by CCN cleavage has been developed (see scheme; TMEDA=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The reaction is catalytic in copper, and it is found that using (Me3Si)2 as an additiv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romoting CCN cleavage and enhancing the reaction rate.
    剪切和粘贴!已开发出一种通过CCN裂解的乙腈为腈源的Cu催化的芳族CH氰化反应(参见方案; TMEDA = N,N,N ′,N′-四甲基乙二胺)。该反应在铜中是催化的,发现使用(Me 3 Si)2作为添加剂在促进CCN裂解和提高反应速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 Palladium-catalyzed ortho-acylation of 2-aryl pyridine derivatives using arylmethyl amines as new acyl sources
    作者:Qian Zhang、Fan Yang、Yangjie Wu
    DOI:10.1039/c3cc42106f
    日期:——
    A facile and efficient protocol for palladium-catalyzed ortho-acylation of 2-aryl pyridines was developed. Note that this acylation utilized arylmethyl amines as new, cheap and readily available acylation reagents and exhibited high regioselectivity for 2-aryl pyridines bearing a meta-substituent in the aryl ring moiety.
    开发了一种简便高效的钯催化邻位酰化2-芳基吡啶的协议。值得注意的是,该酰化反应采用了芳基甲基胺作为新的、廉价且易获得的酰化试剂,并对在芳环中具有间位取代基的2-芳基吡啶表现出高的区域选择性。
  • Rhodium-Catalyzed Decarbonylative Direct Olefination of Arenes with Vinyl Carboxylic Acids
    作者:Ruiying Qiu、Lingjuan Zhang、Conghui Xu、Yixiao Pan、Hongze Pang、Lijin Xu、Huanrong Li
    DOI:10.1002/adsc.201401020
    日期:2015.4.13
    A rhodium(I)‐catalyzed direct CH bond olefination of pyridyl‐substituted arenes with readily available vinyl carboxylic acids has been realized. This reaction occurred efficiently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external oxidant, affording the ortho‐olefinated products in high yields and excellent regioselectivities. Diversely substituted vinyl carboxylic acids behaved as efficient olefination reagents under
    吡啶取代的芳烃与易于获得的乙烯基羧酸的铑(I)催化的直接CH键烯化反应已实现。该反应无需任何外部氧化剂即可有效地进行,从而以高收率和出色的区域选择性提供了正构烯烃产品。在反应条件下,不同取代的乙烯基羧酸可作为有效的烯化试剂,并且两个偶联配偶体中的一系列官能团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机理研究表明,该催化过程涉及脱羰步骤,新戊酸酐[(t- BuCO)2 O]充当原位羧酸的活化剂。 生成高活性酸酐。
  •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申请人: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公开号:US20210002311A1
    公开(公告)日:2021-01-07
    Provided are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Also provided are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these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Further provided are OLEDs and related consumer products that utilize these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提供了有机金属化合物。还提供了包含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的配方。进一步提供了利用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的OLED和相关消费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