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6-Bis(4-methoxyphenyl)-1,4-dihydro-1,2,4,5-tetrazine | 53876-7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6-Bis(4-methoxyphenyl)-1,4-dihydro-1,2,4,5-tetrazine
英文别名
——
3,6-Bis(4-methoxyphenyl)-1,4-dihydro-1,2,4,5-tetrazine化学式
CAS
53876-72-5
化学式
C16H16N4O2
mdl
——
分子量
296.329
InChiKey
IDULDEYLEMXZD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67.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SDS

SDS:ff53690d94a543dccf47e98ea203ad77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6-Bis(4-methoxyphenyl)-1,4-dihydro-1,2,4,5-tetrazine溶剂黄146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26%的产率得到3,6-二(4-甲氧苯基)-1,2,4,5-四嗪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取代吸电子/键合基团的有机电极材料对s-四嗪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
    摘要:
    在这里,我们通过将各种给电子/吸电子基团(甲氧基,叔丁基,H,F和三氟甲基)引入3,6-二苯基-1,2,4,5-四嗪(DPT)的氧化还原电位它的两个外围苯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通过理论DFT计算和实际循环伏安(CV)测量,结果表明1,2,4,5-四嗪(s-tetrazines)的氧化还原电势(E 1/2)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在锂离子纽扣电池中,根据取代基的给电子/吸电子能力成功地调节了s-四嗪电极的放电电压。此外,发现异质电子传递速率(k 0s-四嗪分子的电导率和s-四嗪电极中的锂离子扩散率(D Li)比常规电极活性材料快得多。
    DOI:
    10.3390/molecules2604089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取代吸电子/键合基团的有机电极材料对s-四嗪的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
    摘要:
    在这里,我们通过将各种给电子/吸电子基团(甲氧基,叔丁基,H,F和三氟甲基)引入3,6-二苯基-1,2,4,5-四嗪(DPT)的氧化还原电位它的两个外围苯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通过理论DFT计算和实际循环伏安(CV)测量,结果表明1,2,4,5-四嗪(s-tetrazines)的氧化还原电势(E 1/2)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在锂离子纽扣电池中,根据取代基的给电子/吸电子能力成功地调节了s-四嗪电极的放电电压。此外,发现异质电子传递速率(k 0s-四嗪分子的电导率和s-四嗪电极中的锂离子扩散率(D Li)比常规电极活性材料快得多。
    DOI:
    10.3390/molecules260408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LEMENCE, F.;JOLIVEAU-MAUSHART, C.;MEIER, J.;CEREDE, J.;DELEVALLEE, F.;BE+, EUR. J. MED. CHEM., 1985, 20, N 3, 257-266
    作者:CLEMENCE, F.、JOLIVEAU-MAUSHART, C.、MEIER, J.、CEREDE, J.、DELEVALLEE, F.、BE+
    DOI:——
    日期:——
  • FOMENKO V. I.; SHVAJKA O. P.,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KGSS-AQ>, 1976, HO 5, 629-634
    作者:FOMENKO V. I.、 SHVAJKA O. P.
    DOI:——
    日期:——
  • COHEN V. I., J. HETEROCYCL. CHEM., 1978, 15, NO 7, 1113-1116
    作者:COHEN V. I.
    DOI:——
    日期:——
  • Redox Potential Tuning of s-Tetrazine by Substitution of Electron-Withdrawing/Donating Groups for Organic Electrode Materials
    作者:Dong Joo Min、Kyunam Lee、Hyunji Park、Ji Eon Kwon、Soo Young Park
    DOI:10.3390/molecules26040894
    日期:——
    Herein, we tune the redox potential of 3,6-diphenyl-1,2,4,5-tetrazine (DPT) by introducing various electron-donating/withdrawing groups (methoxy, t-butyl, H, F, and trifluoromethyl) into its two peripheral benzene rings for use as electrode material in a Li-ion cell. By both the theoretical DFT calculations and the practical cyclic voltammetry (CV) measurem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redox potentials
    在这里,我们通过将各种给电子/吸电子基团(甲氧基,叔丁基,H,F和三氟甲基)引入3,6-二苯基-1,2,4,5-四嗪(DPT)的氧化还原电位它的两个外围苯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通过理论DFT计算和实际循环伏安(CV)测量,结果表明1,2,4,5-四嗪(s-tetrazines)的氧化还原电势(E 1/2)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在锂离子纽扣电池中,根据取代基的给电子/吸电子能力成功地调节了s-四嗪电极的放电电压。此外,发现异质电子传递速率(k 0s-四嗪分子的电导率和s-四嗪电极中的锂离子扩散率(D Li)比常规电极活性材料快得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