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TU(BMS-646786)是一种非核苷酸类P2Y1受体变构拮抗剂,具有抗血栓活性。它能够阻断胃肠道神经肌肉接头处的P2Y1受体。
靶点P2Y1
体外研究BPTU 能够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大鼠和小鼠结肠中的超最大快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fIJP)。在大鼠结肠中,添加10 μM的P2Y激动剂ADPβS显著减少了自发收缩至43.2±13.4%(N=5)(P=0.0002),并且这种减少可以通过在3 μM BPTU孵育15分钟后被逆转至93.3±5.1%。类似的结果也在小鼠结肠中观察到,ADPβS同样减少了收缩面积下的曲线下面积(AUC)至15.8±5.1%(N=4),并且这种效果可以通过在3 μM BPTU孵育15分钟后被逆转至82.7±3.6%。添加5 μM的选择性P2Y1激动剂MRS2365显著减少了自发收缩至21.2±4.8%(N=5),并且这种减少可以通过在3 μM BPTU孵育15分钟后被逆转至93.1±3.8%。BPTU在控制条件下(N=5)也能够阻断MRS2365诱导的反应,表现为10.2±5.5%与86.7±5.0%相比。
体内研究从腹腔吸收BPTU的速度相对较快,血液中的硼水平在给药后1小时内达到最大值。在仅经过1小时后,在着色肿瘤中发现BPTU的瘤体-血液比率大于1,这表明药物保留。而在非着色肿瘤变体中,瘤体硼水平紧密跟随血液水平的变化。至24小时,硼酸钠(BSH)在两种类型的肿瘤中均未表现出选择性保留作用,但其最大瘤体硼浓度高于BPTU,因为给药的硼量更大。在组织分布阶段,BSH和BPTU的肝-肾硼浓度比分别为2到4和0.5到1。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2-(2-叔丁基苯氧基)吡啶-3-胺 | 2-(2-(tert-butyl)phenoxy)pyridin-3-amine | 861673-68-9 | C15H18N2O | 242.321 |
—— | 2-(2-tert-butylphenoxy)-3-isocyanato-pyridine | 870072-76-7 | C16H16N2O2 | 268.315 |
2-(2-叔丁基苯氧基)-3-硝基吡啶 | 2-(2-(tert-butyl)phenoxy)-3-nitropyridine | 861673-67-8 | C15H16N2O3 | 272.304 |